一场疫情,将全体中国人划到了一个战线上。有人一马当先、 勇敢冲锋;有人执着逆行、初心滚烫;有人默默奉献、前赴后继;有人力挽狂澜、万夫莫当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,我院全体师生积极响应学校党委、行政的要求,严格执行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各项指示,提高政治站位,深化思想认识,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以实际行动抗击疫情。
1.建立健全制度机制
随着疫情的蔓延,学院党总支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,建立了疫情防控工作群,制定防疫工作方案、排查全院师生情况、建立“日报告、零报告”制度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司其职,工作全覆盖、零死角,除了按日询问师生本人及亲属身体情况外,还对假期外出师生的外出地点、乘坐交通工具、接触人员进行跟踪记录。对收集回来的信息综合办主任李蔚仔细核实、认真汇总、及时上报,各级负责人对情况有变化的师生及时问明原因,动态更新。全面掌握师生动向,为学院后续工作开展提供可靠依据。
按照“停课不停教,停课不停学”的要求,2月24日起,学院所有非实践教学课程必须上线开课,这是前所未有的第一次尝试。学校内网因为网络安全假期全部关闭,为了精确完成线上教学的准备工作,学院行政统筹谋划,与教务处、质评处对接上课准备工作。教务办主任金博雅提前两周开始联系所有班级的学习委员收集课表,联系所有老师统计上课平台,学院各系部主任组织教师在正式开课前完成所有教学基础工作,为线上按时开课做好了充分准备。
2.精心组织网络教学
2月24日,学院正式开始网络授课,第一周共有31名教师开课。其中,我院身处武汉市的王法军老师利用“腾讯会议”和“雨课堂”相结合的方式为17级材料1班同学讲授了《功能高分子材料》这门课程。这天的授课内容是第一章的绪论部分,王老师首先为同学们介绍了本章重点和难点;授课过程中利用腾讯会议的“音频功能”和“聊天功能”,采用提问,讨论的方式与同学互动;利用“雨课堂”的“点到”功能考察同学的出勤情况。本次课全班的出勤率为100%,同学们均能提前进入课堂学习并按时下课。此次网络课程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重视,副校长贝绍轶全程聆听了网课,并仔细询问了王法军老师及家人的身体健康情况和生活状况,对王法军的敬业精神表示赞扬。学院院长卢雅琳院长、党总支书记羊悦、副书记强明隆和副院长王江涛,以及功能材料系主任欧军飞在网上听课并对教学情况进行了点评。他们指出利用“腾讯会议”和“雨课堂”相结合的方式授课,授课过程整体流畅,教学效果较好;同时也提出了教学过程声音有卡顿略有延迟等具体问题。王老师课后也与17材料1班的同学进行了沟通,听取了同学们对本次网络课程的感受和意见。王老师表示,针对专家的意见和学生的反馈,他将在后续教学过程的设计中,一方面不断熟练网络平台的操作界面,加强和学生的互动,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;另外,将更换网络以改善讲课卡顿的问题。
3.大洋彼岸传递爱心
我院表界面团队特聘教授阿里达院士在疫情发生之时正远在加拿大,得知国内口罩短缺后,他紧急多方联系采购了一箱口罩寄来学校。阿里达院士表示,作为江理工的一员,他也要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。
4.服务学生以人为本
面对疫情,学院的辅导员们每天联系学生,了解学生的健康情况、家庭情况,排查学生外出情况,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。认真做好各年级同学的引领和协助工作,并积极向全体同学宣传国家关于防控疫情的相关精神和防护知识。在线上教学开始前,帮助同学完成相关线上教学软件的安装、使用,做好新学期线上学习准备。有一位特殊的学生,因为想等姐姐一起回老家过年,在放假后去了武汉。就这样,她滞留在了武汉。年级辅导员徐军在得知这一情况后,每天都和她在线联系。除了了解身体状况,还不断为她做好心理疏导工作,帮她排解滞留武汉的心理焦虑。
5.团学青年勇担使命
“不能去抗疫一线,在家的我们能干点啥?”这是学院学生会主席周洲在假期思考的问题。她觉得即使是在家休息,也要为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、志愿者们和武汉市民鼓劲打气。
于是,在校团委的号召下,学院学生会带领全体团员青年开展了线上团日活动。依托班级QQ群进行一场公开承诺。由班级团支书带领班级同学一起手写承诺书,并在社交媒体上为武汉加油,为中国加油!引领广大团员青年践行承诺,严格遵守当地有关部门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规定,倡导听从学校有关工作安排,彰显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。学院学生会还组织自管会和文体部的成员,广泛动员团员青年参与网络战“疫”,充分发挥自身特长,设计独具风格的宣传海报,传播正能量,树立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。
目前,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仍旧处在最吃紧的关键阶段。学院将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,坚定必胜信念,始终走在前列,战斗在前沿,为取得最后胜利贡献力量。
通讯员:冯洁